一、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按照中央、自治区、学校党委的要求,自9月20日人文学院党委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中心组、各党支部共举办读书会29次,中心组学习10次,辅导讲座2次,现场教育48次,领导班子集中学习研讨7次,确定调研课题21个,领导班子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1次,共收集问题、意见建议24个。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书记按期讲党课。12月5日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12月10日,各党支部召开了组织生活会。主题教育立足支部,通过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多项活动,在理论学习、为民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实效。
二、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实习实训基地在四子王旗挂牌成立
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2019年9月25日,我院在四子王旗建立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实习实训基地。10月8日-10月21日,选派32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以及部分教师组成助力四子王旗脱贫攻坚自验核查工作主题教育实践小组,参加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共计走访120个行政村,331个自然村,行走6483公里。11月4日-12月29日,2016级部分学生以专业实习的方式参与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对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技能训练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制定并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建设行动计划”和“全院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扶持计划”
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扎实推进内涵式发展,本年度学院制定并实施了两个计划。其中,“专业建设行动计划”以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把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法学三个专业建设成为一流本科专业。行政管理、法学、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教研室在2019年4月-7月分别开展了专业建设调研工作,调研了解区内外高校专业建设情况,为我院2020版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前期基础。
“全院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扶持计划”以项目制的方式对教学、科研、管理、社会服务等能力提升给予扶持。扶持的项目类别包括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学生管理、教学管理等各方面,以此充分调动学院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全面提高整体办学水平。2019年立项的27个项目,学院给予每个项目1万元的资助。
四、我院两名青年教师在学校、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
2019年4月11日,学院工会和教学管理办公室联合举办了“教师教学技能大赛”,8位青年教师参赛。5月27日,学院推选的两位教师——珠勒花、刘晓豹参加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第十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在文科组中,珠勒花老师获得一等奖,刘晓豹老师获得优秀奖。同时,作为学校推荐的选手珠勒花老师参加了第十一届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了文科组二等奖的佳绩。
五、课题申报立项和科研工作势头良好
学院院长主持开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内蒙古牧区现代化研究”中“牧区文化振兴与治理体系”的专项课题研究工作;于翠英、汪海玲、王瑜等教师申请获批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内蒙古社科联项目、内蒙古教育厅项目;高翠玲老师申请立项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尚艳春、刘晓豹两位老师申请获批内蒙古农业大学校级人文社科类项目。还有多位教师参与国家、自治区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契机,加大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力度,学院对开展各项研究和出版专著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作用,促进科研成果为本科教学服务,共同推动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
六、启动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召开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为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院今年启动了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的申报、立项、资助工作,有11位研究生申请的项目获批立项。通过对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调动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把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创新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并贯穿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目前已立项的11个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经费总计22000元,已结项3项。
2019年11月28日,学院召开了第一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为主题,会前共征集论文31篇,经过评审老师审核把关,15位研究生在研讨会上做交流发言,评委老师现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论文获奖者。通过本次首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促使研究生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公共管理的理论前沿,分享研究成果,同时也加强了我院的学术交流,有益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七、营造学术氛围本年度学院共举办八场学术讲座
2019年3月21日,郭宝亮教授为2018级公共管理MPA专业硕士及全院学术硕士生作主题为《公共管理学位论文选题的公共性、专业性、实践性及其逻辑旨趣》学术讲座。3月29日,王利清教授以《公共管理学位论文的科学方法解构》为主题为全院研究生作讲座。4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布和朝鲁教授以“谈乡村牧区振兴”为主题在人文论坛开讲。5月29日,首都经贸大学冯浩博士为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作《华人社会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实践》主题讲座,5月30日,内蒙古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吴作民老师主讲“情绪管理工作坊”。 6月3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春雨教授以《从“选择疑难”谈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为主题做学术讲座。6月18日,日本学者以《日本农业合作社的作用》《通过农协来维持畜牧业的发展》为题为部分行政管理本科生和研究生做讲座。9月28日,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生导师、著名社会研究方法专家风笑天做《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特质与应用》的专题讲座。学院通过举办系列学术讲座,对于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学术熏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师生研究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八、优良学风创建见成效
以入学教育、党团日活动、校园文体竞赛活动、学风表彰大会、留降级学生预警与教育等为载体,大力加强学风建设。2019年12月21日,学院举办了“新心相印、人文共进”学风表彰大会,对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取得司法考试职业资格证、优秀实践队员、优秀班集体、创新创业之星、文明宿舍、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进行了表彰,共有516人次获得奖励。其中,218名学生获得个人奖项,7个班级和8个宿舍的298名学生获得集体奖项。通过加大学生奖和惩的力度,有效促进学院整体学风的改善,在奖励的同时,对于考试违规违纪、学业预警学生加强管理与教育,本年度累计处理考试违纪学生11名,学业预警学生共40人,累计跟踪教育45人次,全院各年级严谨求实的学风正在逐渐形成。
九、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可喜成绩
2019年暑假,学院组建了四子王旗吉生太镇理论普及宣讲团和呼和浩特市高级人民法院、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人民检察院实践体验小分队以及通辽市美丽中国实践团共四支社会实践队,62名学生利用暑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普法讲法工作,得到了实践单位的认可与好评。2019年全院参与暑期社会实践人数621人,创历年参与人数最高。为鼓励、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院还制定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激励办法》,5支队伍共有21名学生参加了第五届内蒙古农业大学“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校级挑战杯二等奖一项、自治区级挑战杯三等奖一项、校级互联网+铜奖一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立项一项。
十、共青团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富有成效
学院共青团工作围绕当好助手和后备军的工作重心,坚持“点、线、面”结合,以“爱祖国担大任、做新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青年大学习”等主题团日活动为主要抓手,以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平台,全面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年度累计开展了主题团日活动200余场,组织完成了两季16期“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建立了575份学习档案,我院的2个团小组、2个团支部、33个共青团员获得了校团委的“五·四表彰”。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一二课堂相结合,学院依托宿舍文化节、“金马杯”舞蹈比赛、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微电影大赛、“爱国情”短视频比赛、辩论赛、“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演讲比赛、法学沙龙、篮球赛、足球赛、排球赛、万米接力赛、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载体,创新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优秀校园文化成果持续涌现,获得了校级排球赛女子组第一名、校级主持人大赛和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第三名、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