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第五期—人文院开展核心期刊分享学术交流会
来源: 发布时间 : 2024-03-28 18:52 编辑:马建荣

为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营造更优的学术环境,3月28日下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于学院一楼会议室开展第五期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23级学硕研究生王旭伟、王昭洋、张佳欣、张倩四位同学进行分享,会议由崔静宇主持,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王利清副院长出席本次论坛。

第一位分享者王旭伟同学的文章题目是《新时代我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就、问题及对策》,主要包括新时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国新时代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绩、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农村实用人才质量四个方面。文章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人才供应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体制机制不健全挫伤人才积极性等问题依然突出,只有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培养体系、坚持“四唯四不唯”和建立“心理契约”,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对农村人才现状有了深入了解,也激发了我们该如何更好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入思考。

第二位分享者王昭洋同学的论文题目是《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农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他从论文概况与行文逻辑、论文内容、阅读收获三个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了他的体会。文章指出,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内涵,乡村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该文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入手,分别从历史困境、现实问题、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农村文化建设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传承,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建设的核心在于挖掘本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同时注重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创新,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对农村的文化潜力有了更新的认识。

第三位分享者张佳欣同学的论文题目是《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政策支持研究——基于政策文本的扎根分析》,这篇文章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养老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出台的各种政策和提出的互助养老的创新模式。通过仔细阅读,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政策对于建立农村老年人互助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细化和具体化以适应不同地区差异的需求。文章通过政策文本的深度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现有政策资源,发挥地方政府和社区的创造性,构建符合乡村特色的互助养老模式。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积极探索并实施有效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对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位分享者张倩同学的论文题目是《大数据背景下的纳税服务优化》,这篇文献从研究背景、传统纳税服务的痛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优化路径四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传统纳税服务存在信息孤岛、效率低下等问题,给纳税人和税务部门都带来了困扰。然而,大数据技术的崛起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献中提到,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预测税收风险、优化税收征管流程,甚至实现个性化服务。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对税务工作的现代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强化了我们利用科技促进公共管理创新的信心。

最后,王利清老师对本次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进行了点评和总结。王利清老师指出,在选择论文时,研究生应坚持高标准和高质量,以保障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要选取那些在学术界公认的、有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进行学习,要注重文章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方法严谨性和逻辑性。选择高质量的论文作为参考,有助于提升研究的起点,保证研究框架的科学性,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研究生在进行理论和学术研究时,需要深入扎根,扎根意味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问题的本质,掌握复杂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提出独到见解。只有真正深植于学术土壤中,研究生才能在理论上有所建树,为学术界贡献新的见解和研究成果。

上一条:内蒙古工业大学MSW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方香廷受邀开展专题讲座

下一条: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与回民区民政局共建社会工作创新综合实验基地,开启政校合作新篇章